地理科学系党支部开展主题特色党日活动
——走进大余湾,智力赋能美丽乡村建设
【通讯员 肖佳】2020年10月24日,地理科学党支部,开展智力赋能美丽乡村建设为主题的支部主题党日活动,走进乡村,深入基层,了解武汉市大余湾美丽乡村建设的现状及遇到的问题,结合地理学专业知识,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地理视角的智力支撑。此次进乡村走基层活动,丰富了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形式,增强支部凝聚力和战斗力,支部党员同志们都获益良多,活动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大余湾,位于黄陂木兰生态旅游区中心,离武汉市中心城区35公里,近2个小时的车程。上午,党支部同志们参观了大余湾古村落明清古建筑、博物馆等场所,全面了解了大余湾的历史与发展脉络,以及大余湾美丽乡村文化旅游项目的基本情况。大余湾是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5栋明清古建筑及历史建筑遍布,“前面墙围水,后面山围墙。大院套小院,小院通各房。全村百来户,串通二十巷。家家皆相通,户户隔门房。青石板块路,滴水线石墙。顶有飞琉瓦,檐伸鸟兽状。室内多雕刻,门前画檐廊。”
大余湾耕读传家,人才辈出,家族发展史上曾有宋代“一门三太守,五代四尚书”的荣耀,明清时,村里诞生过100多位秀才进士,近现代则有名流百余人。其中就有我国近现代著名的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余家菊(1898-1976),早年曾就读于华中师范大学的前身武昌文华书院和武昌中华大学,为近代中国“乡村教育”的首倡者和“国家主义教育”的理论构建者,其子余传韬及其后人在我校设立“余家菊奖学金”,用来奖励我校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方面有深入研究的优秀博士和硕士研究生。
下午,党支部同志们攀登大余湾后山——西峰山,至山顶,其“左边青龙游,右边白虎守,前面双龟朝北斗,后面金线吊葫芦,中间怀抱太极图”的风水格局清晰可见。所谓“金线吊葫芦”,就是指村中的五口水塘像五只宝葫芦一样,寓意富贵、长寿、康宁、好德、善终。而站在村口的双龟山上俯视村落,像是一艘扬起风帆的巨船行驶在清澈如镜的清水河上,似在祝福游客和村民一帆风顺。
回程中,支部党员们讨论了大余湾美丽乡村文化旅游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建议。老师们发现的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景区当前开发层次整体较低,缺少高质量长远规划;(2)景区核心旅游资源明清古建筑群保护开发不够,缺少整治和深层次开发;(3)景区环境管理不够完善,环境卫生条件有待提升;(4)景区文艺表演质量较低,缺少本地特色;(5)景区商业经营不够规范,同质化严重,大多为农家乐及农产品销售;(6)后山的开发步伐比较滞后,没有形成居民聚居区与后山景点的有效联动,安全防护设施不到位。针对这些问题,老师们都给出了相应的建议,如做好长远规划,加强古建筑群的深层次保护开发,加强环境整治,提升文艺表演质量和特色,提升商业经营层次,强化聚居区与后山之间的有效联动等。
晚上7时许,大巴载着支部老师们顺利回到学院,本次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取得圆满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