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夯实地质地貌学、植物地理学理论基础,加强实践锻炼,5月20-21日,2021级地理科学、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两个专业的146名学生在伍铁牛、方建、程波、费远航、李沛峰、王曼玉六位老师的带领下前往含鄱口—庐山博物馆—王家坡谷地以及中国科学院庐山植物园开展野外实习。
5月20日上午,在含鄱口,伍铁牛老师带领队伍观察了球状风化,并结合庐山和鄱阳湖地形讲解了地形雨的成因。随后同学们观察含鄱口“刃脊”并进行了岩石产状的测量。在庐山博物馆,同学们学习了庐山的地质构造和岩层特征,并结合此前野外实习情况进行交流。
当天下午,野外实习队伍来到了王家坡谷地。伍铁牛老师阐述了“东部冰川学派”和“西部冰川学派”对王家坡谷地成因的不同看法。前者认为这是由冰川运动形成的冰川U型谷,后者则认为这是由向斜构造控制形成的普通向斜谷。此外,同学们就谷中的巨石成因展开讨论,并近距离观察了“冰臼”的形态,分析岩石表面凹坑产生的原因。同学们还分析讨论了“谷中谷”的形成,收获良多。
5月21日上午,师生一行到达庐山植物园学习。庐山植物园的彭焱松、唐忠炳两位专家分别带队展开学习,辨认园内各种植物,观察其形态特征,了解其生长习性及利用价值。同学们了解了俗称万寿果的拐枣树、世界仅剩一株野生植株的普陀鹅耳枥、高含油率且具有保健作用的毛叶山桐子、具有清洁效果的皂荚树等等,并深入分析了庐山植物种类丰富背后的地理因素,进一步培养了同学们的综合思维能力。
当天晚上,学院党委书记吴成峡、院办主任杨毅、教学秘书魏幼红和辅导员刘新星专程前往实习驻地看望慰问实习师生,叮嘱在外实习要注意安全和身体健康状态,做到劳逸结合。学院高度重视学生的野外实习,将持续关心和支持实习开展,确保实习任务安全顺利完成。最后,吴成峡书记希望同学们能够将所学和实践结合起来,圆满完成此次实习。
这两天的实习内容丰富,不仅引导同学们将理论知识与野外实践相结合,更在实践中提升了团队协作精神和自主求知能力。这段宝贵经历将激励他们继续在地理科学的广阔天地中深耕细作,绽放光彩。
(审读:黄建武 伍铁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