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高学生的野外实践能力,5月17日—5月25日,2021级地理科学和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两个专业146名学生在伍铁牛、方建、程波、费远航、李沛峰、王曼玉6位老师的带领下,奔赴庐山开展了为期9天的自然地理野外综合实习。
5月18-19日,师生一行前往庐山气象站—月照松林—飞来石—龙首崖—悬索桥和大月山水库—大校场—芦林湖—三宝树—乌龙潭—电站大坝开展野外实习,同学们了解了庐山的整体地质结构和地貌特征,进行了气候数据测试。在月照松林,测量了岩石产状。同学们边观察边思考,探讨了河流袭夺现象,对虎背岭、仙人洞、大天池、龙首崖、铁船峰等景观的形成提出了许多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收获颇多。
5月20-21日沿含鄱口—庐山博物馆—王家坡谷地以及中国科学院庐山植物园开展野外实习。伍铁牛带领队伍观察了球状风化,观察了含鄱口“刃脊”。在王家坡谷地,伍铁牛阐述了“东部冰川学派”和“西部冰川学派”对王家坡谷地成因的不同看法。庐山植物园中,彭焱松、唐忠炳两位专家分别带队展开学习,辨认园内各种植物,并深入分析了庐山植物种类丰富背后的地理因素,进一步培养了同学们的综合思维能力。
当天晚上,学院党委书记吴成峡、院办主任杨毅、教学秘书魏幼红和辅导员刘新星专程前往实习驻地看望慰问实习师生,叮嘱在外实习要注意安全和身体健康状态,做到劳逸结合。学院高度重视学生的野外实习,将持续关心和支持实习开展,确保实习任务安全顺利完成。吴成峡希望同学们能够将所学和实践结合起来,圆满完成此次实习。
5月22-23日,师生沿五老峰—三叠泉—沙岭—大排岭开展地质地貌、植被和土壤野外实习。学生们在五老峰测量了气象数据,并用压高方程进行验证,观察了五老峰单斜构造、断层、断崖的形态,测量岩层产状,进一步了解五老峰的地形特点。在三叠泉,学生们了解到该瀑布的形成与庐山断层、流水溯源侵蚀和水平岩层的发育等密切相关。学生们在沙岭观察风沙地貌、沙生植物,了解南方沙地生态系统,并利用仪器对实习地点的气象数据进行了测量。在大排岭,同学们对该地“洋葱”型岩石景观的成因进行了深入的研讨。
5月24—25日,学生们沿九江市梅山水库—程家垅—渡口古炮台路线—98抗洪纪念馆开展实习。在梅山水库,李沛峰向学生们普及了水库的有关概念,同学们进行水文、气象数据测试实践。在程家垅,伍铁牛向同学们介绍了判别沉积物物源的地球化学元素方法和端元分析方法,带领同学们重温了利用环刀采集原状土壤样品的方法,还对泥砾堆积物的产状进行了测量。在梅家洲渡口,方建介绍了鄱阳湖水系与洞庭湖水系的异同,从生态的角度分析了有关鄱阳湖修闸调节水量的争议,以及有关全球尺度河流水系联通性问题的研究。在九江98抗洪展陈馆,同学们了解了特大洪水的形成与发展的自然原因,进一步增强了大家的社会责任感。
2024年的庐山自然地理综合实习已圆满落幕。在实习中同学们不仅在山水间镌刻下了求知的足迹,更在心田里播撒了科学的种子。这段涵盖了地质奇观、生态奥秘与人文情怀的行程,成为了他们学术探索和实践道路上的宝贵财富。
通讯员:刘书婷
编辑:刘新星
审读:黄建武 伍铁牛